您当前的位置:北京京通医院 > 新闻公告 > 院内新闻 >

润燥、护脾、防悲秋,老中医的私房养生秘籍大公开

文章来源:北京京通医院

浏览次数:

润燥丨护脾丨防悲秋

秋季养生

01秋季养生关键:契合阴阳的收敛之道

 北京京通医院,秋季养生

秋季养生,需遵循“养收之道”。重点在于滋养阴液、润泽干燥,同时精心养护肺脏与脾胃,并兼顾清除体内残留的暑湿之邪,防止燥邪与暑湿相互交织,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
02饮食调理:减辛增酸,润燥健脾

北京京通医院,秋季养生饮食调理

1、滋阴润燥,抵御秋燥侵袭

随着昼短夜长的变化,我们应该适当调整作息时间,遵循"早卧早起"的原则,保证充足的睡眠,最好在晚上10点前入睡,早晨6点左右起床,这样既能避开清晨的寒凉,又能吸收清晨的新鲜空气

2、健脾祛湿,预防“秋瓜坏肚”

西瓜等寒凉瓜果应减少食用,转而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,如山药、薏米、芡实等。例如,一碗清香的茯苓荷叶粥,便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,为脾胃带来清爽与呵护。

北京京通医院,健脾祛湿荷叶茯苓粥

3、贴秋膘:以清补为主,因人而异

•健康人群:可选择清蒸鱼、瘦肉汤等清淡食物,同时搭配山楂,帮助消化,让身体在享受美味的同时,保持轻盈与活力。

•湿热体质人群:先使用赤小豆、冬瓜等食物清热,待体内湿热渐消后,再逐步进行进补,让身体在温和的调养中恢复平衡。

•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:可采用粥类进行调养,如山药粥、瘦肉粥等,温和易消化,为身体提供持续的滋养与呵护。

03起居调养:早睡护阳,防凉固表

北京京通医院,京通医院提醒您早睡早起顺应规律

 

1、作息安排:早睡早起,顺应自然韵律

建议晚上9 - 10点入睡,早上5 - 6点起床,在正午时分小憩15 - 30分钟。如此,可有效缓解秋乏,让身体在一天中保持充沛的精力与活力。

早睡早起顺应规律

注意保暖

2. 衣着选择:“秋冻”有度,护好关键部位

重点保护好颈部、背部和足部。早晨可准备一件薄外套,以备不时之需;夜间要盖好腹部,防止寒气入侵;睡前可用温水泡脚(可加入生姜),让温暖从脚底蔓延至全身,巩固体表之阳气。

04运动与情志调节:调和身心,顺应收敛特性

北京京通医院,运动与情志调节

运动方面:温和适度,避免大汗淋漓

运动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,推荐进行八段锦、太极拳、登高徒步等运动项目。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津液损耗,运动后要及时更换衣物,并饮用温水补充水分,让身体在运动中保持和谐与平衡。

情志调节:收敛神气,预防“悲秋”情绪

秋季容易引发忧愁情绪,可通过冥想、练习书法、聆听舒缓音乐等方式,使内心回归平静与安宁。亦可到郊外游玩、欣赏美景,开阔心胸,让心灵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滋养与释放,避免情志过度波动而耗伤肺气。

05中医特色调理方法:穴位按摩与简易食疗

北京京通医院,中医特色调理方法

1. 穴位按摩,增强体质

•养肺:按揉肺俞穴(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,可缓解咳嗽与气喘症状,让呼吸更加顺畅与自由。

•护脾:按揉足三里(在外膝眼下3寸处),有助于提升免疫力,为身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。

•通鼻:推擦迎香穴(位于鼻翼两侧),可预防感冒与鼻塞,让呼吸更加清新与畅通。

•疏肝:按揉太冲穴(在足背,第1、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),可缓解烦躁情绪,让心灵回归宁静与平和。

•理气:按摩膻中穴(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),可改善胸闷症状,让气息更加顺畅与自如。

2. 简易药膳,调整体质

•温燥(表现为口干、舌红):饮用桑菊饮(由桑叶、菊花组成),可清热去火,为身体带来一份清凉与舒适。

•凉燥(表现为畏寒、舌苔白):食用杏仁苏叶茶(由杏仁、苏叶组成),可散寒暖身,让身体在寒冷的秋季感受到温暖与呵护。

06常见误区提醒

北京京通医院,京通医院提醒您常见的误区

×不要盲目贴秋膘:避免过量食用肉类食物,应搭配蔬菜和杂粮,保持饮食的均衡与多样。

×忌过度运动:剧烈运动容易导致津液损耗,运动应以和缓为主,让身体在运动中保持和谐与平衡。

×防晒不能忽视:秋季紫外线仍然较强,户外活动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,保护皮肤免受伤害。

×补药不要滥用:阿胶、人参等补药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辨证使用,避免出现上火的情况,让补药真正发挥其滋养与调理的作用。

秋季养生,需兼顾防暑与润燥两个方面。通过饮食、起居、运动等方面的协调配合,顺应“收”的季节特点,才能使身心保持安宁与和谐,为秋冬季节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
北京京通医院中医科

名老中医专家定期坐诊

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

北京京通医院,京通医院中医医生